6月29日上午,华中农业大学彭少兵教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杨永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韩春生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廖循研究员、湖北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彭良才教授等五位动植物交叉学科领域专家应邀来校,在成都校区二教201会议室为我校师生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스포츠 베팅 사이트主任陈学伟教授主持本次报告会。
彭少兵教授以“我国机收再生稻的研发与应用:从湖北到全国”为题,简述了湖北机收再生稻的发展历程和存在的制约因子,讲解了其团队在再生稻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方面取得的系列成果,并对如何进一步提升再生稻产能来助推保障粮食安全,给出了详细的解决措施。
杨永峰研究员以“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分子成像仪器和应用”为题,科普了PET分子成像仪器的发展、在医疗健康中的应用情况,详细了其团队在PET仪器研发领域的最新进展,并展望了其在植物分子成像中的应用前景。
韩春生研究员以“黏合素蛋白REC8与转录因子BEND2在雄性减数分裂中对基因转录调控的研究”为题,详细阐述了REC8-Cohesin、转录因子BEND2与基因转录调控的相互关系,重点介绍了其团队在攻关REC8-Cohesin和BEND2在动物的雄性减数分裂中介导基因调控分子机制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
廖循研究员以“‘配体垂钓’在中药活性成分研究中的应用”为题,讲解了“配体垂钓”是活性物质与其作用靶点的特异性识别,对靶点蛋白功能化磁珠的应用进行了系统总结,并介绍了其团队在“配体垂钓”新方法开发利用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
彭良才教授以“作物生物质遗传工程与工业革命4.0”为题,回顾了以蒸汽机发明应用、电力广泛应用、原子能和电子计算机等技术应用为标志前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预测了第四次工业革命所涉及的石墨烯、人工智能、基因工程、量子技术的发展前景,重点介绍了植物细胞壁的改造利用在石墨烯生产中的未来潜力。
会议期间,五位专家的研究方向及思路引发了师生们的热烈讨论。在场师生与专家们深入交流,熟悉了相关领域前沿进展,既开阔了眼界,也激发了科研热情,现场气氛异常活跃。
彭少兵教授
杨永峰研究员
韩春生研究员
廖循研究员
彭良才教授
报告专家简介:
彭少兵,1962年6月出生于湖北洪湖,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长期项目,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美国农学会和作物学会“会士”。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湖北省作物学会理事长。曾任农业农村部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湖北省水稻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作为第一完成人获2018年度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19-2021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一等奖1项,2023年度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一等奖1项。1996年和2005年分别获国际农业磋商组织(CGIAR)颁发的“杰出青年科学家奖”和“优秀论文奖”。2000年任“第23届国际水稻科学大会”主席。先后在国内外主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89篇,其中包括在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Plant Physiology、Field Crops Research等期刊上发表的300篇SCI收录论文,所发表的论文被SCI期刊共引用17823次,单篇引用最高次数达1560次,SCI论文的H指数为71。2014年至今每年均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其中2014年在农业和生物学领域排名第四。2017年和2023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2022年创办国际期刊Crop and Environment。
杨永峰,2001年获得日本九州大学博士学位,2002年至2014年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生物医学工程系工作,2015年起任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PET探测器、电子学和PET成像仪器以及PET和其它成像技术结合的多模态成像仪器的研发。作为课题负责人获得国内外各种基金6000余万,发表国际SCI论文百余篇。2006年和2010年获得两项美国NIH R01项目资助,2015年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发项目资助,2017年作为团队带头人获批深圳市孔雀团队项目,2017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并于2020年终期评估中获得者择优支持。实验室研发性能国际先进的MRI兼容小动物和脑部专用PET成像仪器各一台,研发多种高分辨率三维PET探测器。
韩春生,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器官再生与智造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美国密苏里大学生物化学系获得博士学位,曾任美国Lexicon制药公司高级生物信息科学家。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负责人、动物所动物福利伦理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北京大学医学院干细胞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曾担任多个科技部项目的首席、课题负责人或研究骨干。目前主要针对男性不育治疗和动物育种新技术的研发探索生殖细胞形成、发育、减数分裂过程的表观遗传调控机理,关键技术手段包括多能干细胞向生殖细胞的诱导、猪、人等高等动物的精原干细胞的体外长期培养和基因编辑。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Nucleic Acids Research、Cell Research、Stem Cell Reports、Development等主流期刊。
廖循,中国化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学位委员会委员。2000年于浙江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3-2004年在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从事博士后工作。曾任四川省质谱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专委会委员,现任四川生物信息学会智慧分会常务委员。担任国家、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的评审专家。长期从事天然产物化学研究,围绕中药活性物质的快速发现与分析开展了系统研究,提出中药成分的“配体垂钓”策略,基于磁性纳米粒子发展了灵敏、高效的电化学生物分析方法,运用表面展示技术发展了新一代的“配体垂钓”,取得了显著的学术成绩。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四川省和成都市等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研究论文100多篇,获专利授权8件。
彭良才,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湖北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植物纤维素生物合成和纳米纤维解构与改性、细胞壁代谢调控网络与生物质纳米原料选育、生物质绿色预处理与酶工程、纤维素燃料乙醇与生物质液体燃油、生物质纳米增强复合材料和元件、生物质纳米电化学储存与催化材料和元件、生物碳与纳米碳纤维等。此外,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分子育种途径,选育抗逆性强、生物质产量高和品质优良的农作物和能源植物。以项目负责人完成国家科研项目10多项;在植物生物学、生物技术、生物能源和化学工程等杂志发表SCI论文150余篇;授权专利15项;特邀国内外学术报告80余场。